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挑战,需高度关注数字化发展动态
2021-09-21 17:09:36 来源:科技日报
如何让中小企业“办成大事”“办好大事”?9月17日,以“中小企业能办大事——数字赋能 服务创新”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大会在广州开发区召开。大会上,专家和行业代表围绕数字化转型、志愿服务、权益保护等多个重点领域展开发言,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把脉问诊、出谋划策。
大会现场。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供图
近年来,一组“56789”数据被人们多次提及,形象阐述了中小企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: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0%的税收、60%的GDP、70%的技术创新、80%的就业,我国90%以上的市场主体都是中小企业。
事实上,数字比重还在不断上升。如在广州开发区,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全区稳产业、保市场、促创新、增就业的最强主力军,贡献了“3个80%”:全区80%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中小企业,80%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,80%以上的发明专利、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。
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还呈现出一大特点。“近两年新冠疫情冲击下,数字化能力强的企业展现出极强的韧性,在危机处理响应能力与恢复速度上要远胜于处在数字化边缘的企业,形成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。” 广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指出,与此同时,疫情的发生也倒逼线上市场的机会,大量的中小企业开始大胆探索数字化的转型之路,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,从而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中小企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。
然而,我国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仍面临挑战。“当前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仍处于数字化的初始探索阶段,工业数字化尚存在不少问题和阻力。”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、党组书记,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。
“中小企业能办大事,数字化转型很重要。但数字化转型要因地制宜、因业施策、分类指导、试点推广。”他强调,企业是产业数字化的主体,工业数字化转型要分行业、从企业做起。从行业角度看,数字化要因业施策,离散式制造业和流程式制造差异明显;从企业角度看,数字化要分层实施,即经营管理层和生产作业层,分别重在提升治理水平,打造自动化生产线、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。
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看来,智能制造不等于无人车间、黑灯工厂,而是智能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,用智能的技术来解决制造的问题,强调的是人、机器人和机器三者有机融合。
“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小企业也存在‘相对劣势’,在高质量发展中,需要高度关注数字化发展动态,为自身赋能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,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说。
与会专家指出,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许科敏表示,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,应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,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,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权益保护水平,培育优质中小企业,建立优质企业培育体系以及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。
对此,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、党委副书记,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邵宁表示,下一步,协会将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,在志愿服务、融资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等领域,进一步做好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工作。
大会除主论坛外,还设“中小企业志愿服务论坛”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”“中小企业权益保护论坛”3个平行论坛。大会期间还正式启动了“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平台”及“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平台”。其中“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平台”为各地开展中小企业志愿服务提供志愿服务登记、发布和经验交流平台;“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平台”将受理广大中小企业的投诉建议,聘请中小企业政策及法律方面的专家团队提供相关的公益服务,曝光侵害中小企业企业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,跟踪企业投诉处理结果并形成报告和建议。
该大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、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和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主办。